趁著小白送修沒電腦的這幾天
在公司來發篇我上星期出遊的文章好了
不然又要石沉大海了= =lll
因為地點是集集
所以我們睡到早上10點多弄弄差不多11點多才出門
所謂的距離越近就越不會早到果然是有道理的
難怪我之前唸書常遲到..(離題~)
因為想來集集騎腳踏車
所以JIE帶來他家的小折
小折不是重點..模糊帶過
重點是我也好久沒來集集了
假日人超多的
這次要來舊地重遊
那就準備來看看集集小古蹟囉!!
第一站又來到距離集集火車站最近的"軍史公園"
我好喜歡軍史公園這大門
藤蔓攀爬在牆面為這公園添加更美風貌
感覺在這裡好適合拍婚紗唷
戰車們!!我們又見面了!!
已經在上一篇提過
軍史公園的擺設數部除役之戰車、戰機及三軍汰除之各式武器
公園裡頭陳設的內容有: C119運輸機(俗稱老母雞)、LUP登陸艇、五吋砲、船錨與裝甲車等……
一 方面讓前來集集鎮的遊客了解國軍武器
再另一方面可也讓遊客留影紀念
所以我們不免俗的也跟戰機入鏡幾張
之前來這小屋前雖然開放
但現今已成廢棄小屋
唉!果然觀光地區還是要靠維護
不然很容易就變成這樣了>"<
軍史公園外有幾個小遊戲可供小朋友遊玩
好多小朋友都來這玩的滿身大汗呢
尤其這天還是豔陽好天氣
用這磚瓦堆砌而成的美麗牆面跟大家say bye
因為我們要啟程去明新書院了
沿途經過這用淘汰車廂來做展示的小休憩站
其實明新書院離軍史公袁沒很遠
踩個腳踏車約3min就到囉
門口聚集好多人是因為好多旅遊團來這唷
我看導遊拿著旗幟告訴大家明新書院的由來
位於永昌國小內的明新書院
是集集每年祭孔的地方
為三級古蹟
建於光緒八年(1882年)為清代南投縣內四大書院之一
主祀文昌帝君.制字先師
紫陽夫子等聖賢
民國六十年經文建會整修
為宮殿式建築.燕尾簷.左右兩廂.磚牆.木柱.木門皆為特色
書院旁也佈置了農村民俗文物供遊客參觀包括牛車、車輪、水缸等古色古香
牛隻展示就由JIE來為大家介紹
要是真的磨我想我應該會推不動吧="=
小小綠色隧道
位於最角落我反而最不敢靠近
原因沒有...只因為小黑蚊好多XDDD
我想韓國的醃泡菜應該是偷學我們的吧...
台灣的醃蘿蔔多好吃阿~~~(不甘示弱~)
左側是明新書院
右側是文昌國小
中間沒有圍牆隔開
讓明新書院成為了寓教於樂的好所在
騎著腳踏車我們來到因為921而倒榻的"武昌宮"
武昌宮歷經八年工程浩大的興建
卻於完工當年遭遇921大地震而整座倒塌
現今倒塌的寺廟還保存未拆除
而未拆除的武昌宮現今也成了集集特別的景點之一
廟方表示日後將繼續保存這已倒塌的舊廟
作為九二一大地震之紀念
將再蓋間新的武昌宮
目前廟方也正在積極的籌措重建經費
但還尚未足夠
也請來到這參拜的信徒及遊客們能依自己的能力添些香油給廟方以供日後的重建工作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相信不久後就能再看到-新的"武昌宮"囉
來去下個景點-大樟樹
在這裡悠閒騎車會感受到芬多精的洗禮
而集集也有規劃腳踏車道
在這裡騎車頗安全
而撇除火車站前那條路
期時周遭車輛都不會很多
是很讓人安心又放鬆的地方
位在集集鎮的大樟樹(樟樹公)是著名的奇景
七百多年樹齡的老樹上攀附著小樹
周圍建有水泥護欄和解說牌
樹高三十公尺.樹圍有5.3公尺
樹冠幅更達九百多平方公尺
蒼鬱茂盛的大樹是當地民眾乘涼談天的據點
樟樹公旁還有一座大眾爺祠
祭祀的是清道光年間剿番殉難的軍人
農曆八月二十三日為樟樹公與大眾爺祠的千秋祭典
吸引許多信眾前來祭拜
離開大樟樹沿著路線騎到集集古街
古街前的鹽酥雞攤有上過食尚玩家
蜜汁鹽酥雞是招牌
第一次吃還蠻新鮮的
不過這次我沒吃就是了
想更了解集集的遊況
集集驛站設有旅客服務中心
繞了一大圈終於回到集集火車站了
不過遊客好多
大家擠在火車站前留影
離我家很近
所以這對我已經沒多大吸引力了
下次空閒再來拍吧
集集火車站的歷史悠久
是一座以檜木建造的古老車站
其純樸、簡單的小鎮風味
總會令人想起曾經興盛一時的黃金歲月
雖因921損毀但已重建完成
至今還是有火車靠站
順路繞來十三目窯瞧瞧
改建後的十三目窯
裡頭展示了陳美鳳拍攝"再生緣"的道具之外
其它幾間商店是販售小物品的店家
離開了這裡
發現廢棄狀況好糟糕唷
從興盛到沒落真是讓人看了心酸酸
真希望這些地方能有人來維護
不要讓集集變的沒落阿
留言列表